/
課程資訊

課程資訊

聖經世界觀與社會倫理  上課:1月10日-4月11日,逢週五上午10:30-12:30,共十二堂。 地點:宣教士學院一樓課室 講師:陳熾牧師 課程目標: 本課程旨在裝備學生以全面理解聖經原則與基督徒倫理框架,幫助 他們批判性地分析並回應當代社會議題。透過神學、倫理學與實踐 應用的整合,幫助學生在個人、職場與社會層面中,活出反映基督 真理與愛的信仰生活。 課程宗旨: 1. 培養聖經世界觀:o 深入認識聖經在道德抉擇中的基礎作用。o 探討聖經在處理現代道德困境與社會挑戰中的相關性。 2. 提升倫理推理能力:o 裝備學生以智慧與辨識力面對複雜的倫理議題。 o 培養批判性思維,將聖經真理融入現實挑戰。 3. 推動社會責任: o 鼓勵學生以公義、憐憫與謙卑的心態參與社區。 o 從聖經視角理解並處理系統性問題,如貧富差距、環境

更多 »

從馬可福音看事工研發 上課:1月9日-4月10日,逢週四上午10:30-12:30,共十二堂。 地點:宣教士學院一樓課室 講師:勞伯祥牧師 在四福音中,馬可福音是用「僕人」角度描述耶穌生平;故自然可以給學院的「事工研發」課程,提供很好的教材。 未來,為更廣泛地將「事工研發」概念,傳給當代華人教會,我們採用了較為彈性的招收學生方式。除了兩年制學員,需要修讀六個完整宣教課程外,我們接受四個月獨立的「事工研發」課程;是特別為已有神學根底的牧師及傳道人,長老等教會領袖,及在工場上作工的宣教士開放。 這個課程是教學與學生各自研發,或分組研發並重。在逢星期四的課程中,我前半部是講授馬可福音中,有助於「事工研發」的內容,後半部是同學的「事工研發」心得分享;我也會邀請在某個事工上有經驗的老師,作專題論述。以下是十二課的內容: 第一課-導言-愛火重燃 第二課-工人的氣質與操練          第三課-尋找同行者   第四課-工人的動力-甘被牽動 第五課   注目於有所求的人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    第六課-工人的代價     

更多 »

聖經綜覽的教學方法 上課:1月8日-4月9日,逢週三上午10:30-12:30,共十二堂。 地點:宣教士學院一樓課室 講師:郝青松博士 課程簡介 (一)課程定位:本課程立足聖經正典,從聖經神學的歷史視角,發現其中潛伏的時間和空間結構線,以清晰的線索和版塊重新整理聖經內容,輔以歷史、地理和文化環境的學習,使得聖經閱讀清晰而深入,為神學的進深學習和宣教實踐做好預備。 (二)課程目標:經過課程學習,學生能夠在把握整本聖經宗旨和主題的前提下,掌握聖經各卷的主旨和內容構成,以及聖經歷史的時間順序和重要的地理位置和國家變遷,從而學會系統、立體閱讀聖經的方法,和聖經易讀的教學方法。 (三)授課方式:課堂授課、學生試講與師生討論相結合。 課程大綱 按照時間順序重新排列舊約 創世記 族長時代 士師時代 王政時代 被擄與歸回 兩約之間 按照時間順序重新整理四福音書 使徒行傳與保羅書信 其他書信 從新約回看舊約 聖經易讀教與學 課程進行方式 學生提前閱讀參考書目,課上參與教學試講與小組討論,課後完成作業,預備下節內容,完成閱讀報告。 課本或主要及次要參考書目 1.必讀書目:

更多 »

尼希米記研經教學方法示範 上課:1月7日-4月8日,逢週二上午10:30-12:30,共十二堂。 地點:宣教士學院一樓課室 講師:陳曉東牧師/博士 課程目標: 1、幫助學員學習領導力和執行力的原則,並將其應用於生活和信仰中。 2、探討尼希米的變革型領導模式,並從第二聖殿時代的歷史背景中汲取智慧。 3、培養學員在實踐中以愛與真理平衡地帶領他人。 十個關鍵詞: 變革型領導力、資源籌措、群策群力、應對挑戰、以身作則、祈禱與計劃、揀選與呼召、愛與真理、執行力、使命與傳承、耶穌基督、聖靈工作、三位一體 課程簡要: 課程名稱:尼希米的變革型領導力與執行力 對象:事工研發課程學員 時長:每課1.5小時,共12課 課程核心經文:《尼希米記》,輔以《以斯拉記》及《歷代志上下》 核心方法:聖經研讀、案例分析、小組討論、實踐應用 十二課課程大綱 第一單元:認識領導力 第一課:認識尼希米與變革型領導力 內容:介紹尼希米的背景及時代處境,定義變革型領導力的核心特質。 經文:尼希米記1:1–11 活動:小組討論領導力的定義和案例分享。 第二課:向尼希米學習作資源籌措 內容:分析尼希米如何向波斯王亞達薛西請求資源的策略。 經文:尼希米記2:1–10

更多 »

尋道者崇拜培訓課程

課程 1:建立友誼 授課:王大為牧師 內容:四堂課包括「認識福音使命」、「認識福音對象」、「領人赴會的技巧與策略」、「領人赴會的行動與解難」。適合希望成為友誼佈道者的信徒參加。 課程 2:關懷佈道 授課:陳曉東牧師 內容:四堂課包括「認識自我性格與關懷佈道的關係」、「應用性格特點開發佈道方法」、「認識被關懷者的世界觀與基督信仰連接」、「尋道者崇拜與引導進入教會生活」。適合希望成為關懷佈道者的信徒參加。 課程 3:創意節目 授課:郝青松博士、郭如浦老師 內容:四堂課包括「宣教方式的歷史典範與挑戰」、「今日教會宣教方式所面對的文化問題」、「創意宣教的根基、處境與表達」、「創意宣教的案例分析」。課程以David J. Bosch 的《更新變化的宣教:宣教神學的典範變遷》為核心,聚焦於宣教神學的不同典範,並探索宣教如何在當代社會文化變遷中實現創新。 課程 4:宣講信息 授課:勞伯祥牧師 內容:有關尋道者崇拜的「信息預備」,四堂課包括「前言」、「信息與資料搜集」、「如何寫講章」、「福音信息的表達」。期待組織講道團契,以達到長期支援。適合有志在聚會中宣講聖言的肢體參加。   一

更多 »

2025年1-4月春季課程(聖言宣教課程)

週二:尼希米記研經教學方法示範 上課:1月7日-4月8日,逢週二上午10:30-12:30,共十二堂。 地點:宣教士學院一樓課室 講師:陳曉東牧師/博士 週三:聖經綜覽的教學方法 上課:1月8日-4月9日,逢週三上午10:30-12:30,共十二堂。 地點:宣教士學院一樓課室 講師:郝青松博士 週四:從馬可福音看事工研發 上課:1月9日-4月10日,逢週四上午10:30-12:30,共十二堂。 地點:宣教士學院一樓課室 講師:勞伯祥牧師 週五:聖經世界觀與社會倫理  上課:1月10日-4月11日,逢週五上午10:30-12:30,共十二堂。 地點:宣教士學院一樓課室 講師:陳熾牧師   一

更多 »
城市宣教

宣教動力_曠野之行

曠野之行 ——怒江大峽谷福音掠影 一本名叫《山雨》的書,引起我們對怒江大峽谷的關注。一個十進怒江的人,張羽關於怒江的田野調查,讓我們對怒江有了初步的認識。從來不知道,這個峽谷被稱為“福音谷“,80年代,這裡一度有超過80%的人信仰基督。 10月下旬,一行五人分別從北京、深圳、昆明啟程,彙集在雲南保山,準備沿怒江自駕北上,開啟為期一周的大峽谷福音追尋之旅——我喜歡稱它為曠野之行。 你們從前出到曠野是要看什麼呢?要看風吹動的蘆葦嗎? ( 馬太福音11:7 ) 在曠野有人聲喊著說:預備主的道,修直他的路!(馬太福音3:3) 峽谷中有漂亮的蘆葦,但我們要找尋的是一粒麥子,為主修直道路的人!   緬懷富能仁 在保山牧師的陪同下,我們來到位於青華教會院中的富能仁(James O Fraser)墓碑前,緬懷這位100年前的英國宣教士。 1908年,22歲剛剛大學畢業的富能仁,告別鋼琴和工程師夢想來到中國,30年後病逝于雲南保山。他發明了傈僳族通用文字(老傈僳文,至今還在使用),宣導翻譯了傈僳族聖經,把基督福音和西方先進文明帶給了當時原始落後的傈僳人。墓碑上刻著經文: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,仍舊是一粒;若是死了,就結出許多子粒來。 周圍很安靜。我們站在墓碑前禱告,當開口一起唱讚美詩《一粒麥子》時,聖靈的感動降下來,我們都流淚了。那一刻《山雨》中一幅幅畫面浮現,富能仁年輕的臉龐、堅毅的表情、在大山中孤單行走的背影┉┉我們的心被主的愛觸碰,全人就像在主的懷抱中,心思意念跨越百年,感動、美好無以言說。 據當地人回憶,富能仁自從來到雲南西部,就從沒想過離開。“他對中國西部百姓全身心的愛,他的捨己,他的努力,他的犧牲,讓怒江大峽谷成為聖歌彌漫的山谷。“(摘自《山雨》) 下了幾天的雨竟然停了,藍天白雲陪著我們一路北上。 怒江大峽谷位於雲南西北部邊陲,與緬甸接壤。峽谷兩岸陡峭的山嶺斜坡上,散居著傈僳族、怒族、獨龍族等12個少數民族,其中傈僳族人口最多,占到一半以上。 傈僳人的四聲部 到達福貢的第二天,恰逢古門底村教堂擴建獻禮。方圓村莊的傈僳人都趕過來,每個人臉上洋溢著喜悅,如同盛大的節日。張羽曾提到,他第一次聽傈僳族人用純人聲、四聲部合唱讚美詩時,完全被打動被震撼,山谷中彌漫的聖歌打開了他的心。 從《山雨》中得知,20年代有一對美國宣教士楊思慧(Leila and Allyn

更多 »
課程

2024夏季課程

美國紐約暑期城市宣教體驗  日期:2024年8月14 – 25日(星期三至日) 住宿:角聲宣教士學院 營會:角聲疊湖營/角聲生命莊園 名額:祇限12名 年齡:年滿十八歲以上基督徒,獲牧者/神學院推薦 費用:$1,200美元(包括學院大房住宿、營會住宿、週間早午餐、博物館入場費、營期內交通費等,不包括個人來回紐約機票及個人消費) 【詳情】   當今的機會(培訓課程) 日期:2024年8月21-23日 (週一至三) 時間: 晚上7:30-9:30 (三晚共6小時) 對象: 所有報名參加宣教營者, 以及紐約教會對城市宣教有負擔的眾信徒。  主題:當今的機會 副題:對宣教歷史和華人教會發展掠影的反思 教會宣教的簡史 簡述華人教會發展 【詳情】

更多 »

冬季課程2024年1-3月

週一:基督教藝術概論 上課:1月15日-3月18日,逢週一上午10:30-12:30,共十堂。 地點:宣教士學院一樓課室 講師:郝青松博士(現為角聲同工,藝術批評家,策展人,清華大學藝術學博士。策劃眾多當代藝術展覽,擔任多項國際藝術展評委及顧問。2023年長島大地藝術展策展人,2021年杜克大學「雅歌文藝獎」視覺藝術評委,2018年普渡大學中國當代藝術展策展人。) 課程簡介:課程以聖經和藝術史為根基,講述基督教藝術的理論和歷史,作為文化宣教士的基礎裝備課程之一。課程包括聖經中的藝術觀和藝術史中的信仰兩部分內容。上帝在聖經中默示了從創造、墮落到拯救的歷史與真理,為藝術史預備了豐富的主題和題材,同時也啟發了藝術創作的方法論。基督教藝術是西方藝術史的主體,與教會史和神學觀念史息息相關,見證了西方文明的歷史進程,也打開了非西方文化發展的世界窗口。 課程目標:課程將幫助學生以聖經價值觀解讀藝術,在文化宣教事工中使用遍佈城市的博物館和藝術展,在多元文化價值觀的當代處境中持守真理,傳揚福音。 課程內容: 創世記與藝術起源 藝術的三一秩序 聖經中的藝術圖像 文化使命與福音使命 視覺預表論神學 初代教會的基督教藝術 中世紀的東正教拜占庭藝術 文藝復興與天主教巴洛克藝術 宗教改革與新教的藝術 中國基督教藝術的歷史與處境 參考書目: 何恭上《舊約新約聖經名畫》,台北藝術圖書公司,2001 薛華《基督徒的藝術觀》,台北中國學團傳道會出版部,2019 海倫 · 德 ·波希格里芙《基督教美術之旅》,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,2002 理查

更多 »

TESTIMONIALS